您企业在启用存货核算时,需要先确定好本组织的核算范围,核算范围指的是在同一“核算体系+核算组织+会计政策”下,对核算组织的存货在实物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成本核算的空间范围划分,设置成本管理的虚拟范围。这个虚拟范围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若干个;可以大到核算组织整体,也可以小到每一个仓库。
库存维度是从物料的管理属性、存储地点、所有权、保管权、物料流转过程中所处状态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设立了以下属性:
主要包括:库存组织、物料、辅助属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至、BOM版本、计划跟踪号、仓库、仓位、库存状态、货主类型、货主、保管者类型、保管者。
库存维度是库存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所有的出入库业务都是围绕着库存维度展开。
① 物料属性:物料管控的维度,包括:物料、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至、辅助属性、BOM版本、计划跟踪号;
② 货主:物料的所有权,包括:业务组织、供应商、客户三种类型。货主是存货核算的依据。
存货核算按费用项目明细核算:是指存货成本核算可以按费用项目作为成本结构进行分项平行结转成本,并且支持产品成本核算逐步分项结转。
例如:采购一批物料,货款不含税金额是100,运费20,启用此参数,入库成本会形成成本结构:材料成本100,运费20,总成本120,出库成本核算时,按材料成本及运费结转出库成本。
【概述】
主要针对存货核算,影响存货核算的颗粒度,还有标准成本中的外购物料标准价目表等基础数据的维护。
问:第一张销售订单100A成品,跑计划后得到生产计划100,第二张销售订单150,跑计划后需要生产50,是哪里设置有问题呢
MRP运算是全局运算,还是精确选单运算呢?
如果是精确选单,且需要实现每张单计算产生的需求只能给需求单使用,建议使用强预留,这样其他新单或者插单在运算时,也不会考虑之前已经被强预留。
如您说描述的业务场景:销售订单1,100A产品,在精确选单(弱预留的情况下),跑计划产生生产计划100;这时候去单独跑销售订单2,150A产品,因为是弱预留,销售订单1产生的计划100是可以被销售订单2占用的,也就是说单独跑销售订单2时,只需要再生产50即可;
如果是使用强预留,则是下面结果。销售订单1,100A产品,在精确选单(强预留),跑计划产生生产计划100(被销售订单1强预留,其他单不允许占用);这时候去跑销售订单2,150A产品,因为之前的生产计划是被销售订单1强预留的,故而MRP运算销售订单2,会产生150的生产计划。
除了使用强预留外,也可以使用全局运算,销售订单1和销售订单2同时运算,这样计算出来的需求也是总需求。
很多人都知道MRP,也知道MRP是干什么用的,但是除了工厂的人之外,很多人都不知道MPS。
实际上,在工厂里,MPS和MRP一样有用,有时候可能作用更大,那么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MRP(Materials Requirement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主要是产生物料需求的,而MPS(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主生产计划,主要是进行主产品的生产计划的,一般在企业用于指导生产计划安排和产能规划与平衡使用的。